公路变形记之灌缝
沥青路面灌缝是一项关键的路面养护措施,它可以填充沥青路面中的裂缝和缝隙,防止水和杂物侵入,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这看似简单的工序,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技术与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灌缝背后的故事。
在国道312线上,一场公路灌缝变形记正在上演,橘色的养护工与路相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有幸身临其境,与他们一起见证公路的变迁,也见证这场技术与时间的较量。抬眼回望那条刚刚经历灌缝变形记的路,一条条纵横交叉的裂缝在技术工人的修复之下焕发了新的活力,它们似乎变成了公路上一条条流动的血管,充满朝气地跳动着。
作为公路人,我们期待公路在技术与时间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形态。同时,我也期待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与公路一同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出与日落。(通讯员:崇信段 贾金凤)
交通指挥小能手上线
阳春三月已经暖和得足够让人脱下棉袄,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鸟儿们也开始叽叽喳喳地奔走相告春天的到来,整个大地洋溢着春的气息。甚至中午的太阳晒得人有点似夏的恍惚。马路上也多了一群忙碌的橘色身影,他们推着机具,摆好安全锥,专业有序地布置好作业区,开始了春季灌缝工作。
交通指挥员小李如哨兵般挺拔地站在作业区前,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旗——去年3月才入职的小李在别的同事看来有些内向不善言辞,但就是这样的他,熟记每个作业区内容要点,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分内工作。周末回不去家的他,便会在单位查缺补漏,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在小李的指挥下,来回过往的车辆都不紧不慢地跟着礼让或停车等待,给作业区施工的人员给足了“安全感”。
赵师傅开着养护车紧随作业区,经验丰富的他对各种养护作业都能得心应手,近几年赵师傅又开始操作养护机械,将作业车停稳后,赵师傅自豪地说:“我的眼睛就是尺”。也对,快三十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已经让赵师傅对各种工作都能轻松完成。但是即使这样,我们每次的外出作业他都要随时随地叮嘱再三“安全第一,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我相信有这样的“老师傅”带着基层的养护人员,大家一定能平安完成各种工作。(通讯员:崇信段 左萍)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也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公路人迎来了自己的养护“春天”。我们牢牢抓住填补裂缝的最佳时节,积极开展灌缝作业。小李今天的工作任务是交通指挥,这个工作看似平平无奇,但却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着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关乎着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
清晨,天气阴沉沉的,大风呼呼地吹着,仿佛预示着一天的不易。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如同往日一样,早早穿戴整齐等待集合。“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G312线K1797路段开展灌缝作业,大家一定要注意工作规范……”随着专职安全员的岗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一天的灌缝工作开始了。
阴沉沉的天气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能见度低、风力大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但小李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更加警觉观察路况,更加精准地指挥交通。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一旦疏忽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时间在一次次挥动的交通指挥旗中和对讲机里传来的一声声“放行”与“收到”中度过,回过头看向小李,大风中站得笔直的他,像一个橘色巨人一样,显得格外高大,眼神坚定地盯着来车方向,时刻关注着路况,豪不松懈。面对反复重复的工作,他始终能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专业和认真,看到这一幕的我对新入职的他肃然起敬,我为有如此有责任、有担当的队友而感到欣慰,有他这样的交通指挥小能手在,我们也倍感安心。
一天的交通指挥工作虽然辛苦,但他毫无怨言,他的付出为大家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人们在阴沉沉的天气中依然能够安全、顺畅地通行,让养护作业任务顺利完成,他是公路的守护者,也是大家心中的交通指挥小能手。(通讯员:崇信段 陈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