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坚守内心的执着——记全省公路系统十佳桥梁工程师伏丽同志

来源:    作者:    日期:2017-09-21 09:11

1997年,伏丽同志从省交通学校毕业后,成为静宁公路管理段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多年来,工作琐碎而平凡,但为过往行人和车辆提供平安、舒适的公路通行,一直是她执着的追求,这份执着,激励着她奋力前行。

执着就是有务实重干的韧劲

执着是一种态度,一种担当,一种能力。2013年,静宁公路管理段承担了X521线长罗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施工任务,当时路面破损严重,大面积坑槽连片,是当时甘肃省人大的一项提案。工程要对7.5米路基加宽改造,还要将原有的桥梁涵洞拆除重建,边通车,边施工,工期紧,协调关系复杂,改造难度大。面对艰苦的任务,她通过现场多次调查,从制定旧桥拆除维修方案,合理布设施工便道,选择桥梁预制和材料场地等关键环节入手,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和同事们一道对施工难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论证,确定了最终施工方案和处理措施,为项目施工扫清了技术障碍。为了赶进度,项目部全体成员不分昼夜,奔波在施工一线,“凌晨迎月上岗,晚归月影相随”。“既要抢工期,更要抓质量,我们一定要为当地的百姓交份满意答卷。”她时时这样提醒自己,坚持跟班作业,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有一次,在修建涵洞时,施工队从附近拉来几方不符合标准的石料混在其它石料里,准备蒙混过关,被她发现后,立即责令对已经使用的石料全部拆除,对不符合标准的石料全部清理,并现场发出整改通知单。施工人员求情说:“你看,就不多的几方,用的更少,也对质量影响不是太大,后面她们再不用行不行呀?”是啊,在有些人看来那是“吹毛求疵”,可是她却想“千里江堤,毁于蚁穴”,质量面前必须是“黑脸包公”,容不得丝毫妥协。通过这件事后,全线抓质量的意识明显增强,工程建设稳步推行,提前完成了履约。一位老大娘看着黝黑发亮的沥青公路,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女娃儿,路通了,路通了,好,好、好!”那一刻,她感觉有一种无比充实的成就感,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这份无比充实的成就感,一直激励着她在工作中,克服一重又一重的困难。20137月,连续的强降雨造成S218线静庄二级公路多处路基塌方、边坡塌陷,桥梁涵洞及防护构造物多处受损,交通几乎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0多万元。“灾情就是命令”,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家病休的她,全然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医生的劝告,毅然投入到S218线静庄公路水毁抢险修复的工程中。为了准确掌握水毁造成损失,勘察水毁情况,每一处桥涵、每一段路基路面、每一个构造物,她和同事们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详实记录每一处的病害数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有时为了排查隐患上山下坡,由于雨后道路泥泞湿滑,通常都是手脚并用,一天下来,同事们都笑她变成了“泥鳅”。晚上回到单位,劳累了一天的她顾不得回家休息,又要对调查资料及时进行汇总整理,确定抢修措施。由于工作量大,吃饭休息没有规律,高血压愈发严重,头晕恶心呕吐,药吃了吐,吐了吃,同事们都劝她休息一下,但是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她有一点懈怠。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奋战,她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详实的前期调查资料,并上报设计单位,为水毁修复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执着就是抓管理不松懈的刚劲

2016年底,国道312线重铺工程结束后将祁家大山隧道交由静宁公路管理段养护管理,为了尽快摸清隧道技术状况,数九寒天里,她拿着技术图纸就着车灯对隧道一米一米丈量核对,查找施工遗留问题。隧道里的“穿趟风”呼呼作响,羊毛围巾也挡不住寒风,手冻肿了,其他的同志躲在车里劝她:“伏段长,天太冷了,还是等开年天气好了咱们再观测吧……”但她深知,这条隧道是国道线上的命脉,如果对隧道变形观测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隐患,绝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闪失。在短短的一周内,她在隧道里布设了30多处观测点,每天定时收集观测数据,同时,编制完成了《祁家大山隧道养护规程》,为隧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大大提高了全段对桥隧涵养护的重视,逐渐转变重路轻桥的养护理念,使全段桥隧涵养护工作逐步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执着就是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勇劲

自觉勤于钻研业务知识,精益求精地提高业务能力,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本分天职。多年来,她在工作中,除了注重钻研书本专业知识,时时追踪前沿专业知识的更新之外,更注重紧密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探索实际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一次,在检查养管站安全标志刷新的工作中,有位同事半开玩笑的对她说:“小伏,你看这一年构造物的刷新,费钱也费人,你是工程师,你看想个啥好办法,既能让标志鲜明,又能减轻一下她们的劳动负担”。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呢?看到收费站用反光瓷砖黏贴安全岛的事例,她们在2014年安防工程中对防撞墩实施了瓷砖贴面,改变长期以来人工用涂料重复涂刷标志的弊端,只要定期进行冲洗,就可保持标志鲜明美观,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这一成果激发了她的创新意识。看来创新并不神秘,只要她们做一名有心的公路人,勤于思考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成果就会频频向她们招手。

几年来,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她和同事们一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难题。在对杨家沟桥的伸缩缝更换安装中,若依照传统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周期长,鉴于S218线静庄公路交通量大,重型车辆较多,施工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和同事大胆引进桥梁无缝伸缩缝及聚合物混凝土技术,使桥梁伸缩缝更换安装的工期缩短到3天以内。对高填方路堤边坡冲刷实施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8公里,取得了很好的路基防冲刷效果;利用天然气储气站离拌和料厂近的有利优势,在拌和料厂的升级改造中,完成了天然气加热拌和楼和导热油炉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使她们的拌和厂在平凉全局率先取得了环保许可。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她坚信:以问题为导向,勤于创新,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执着就是勇于奉献的精神坚守

她是一名公路行业的技术人员,注定要长年在生产一线坚守;她是一名面对鲜红党旗庄严宣誓的共产党员,义务要为职工作出表率;她是一名领导干部,更当深入一线担当负责。但她还是一名女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天按时回家为老公孩子做一顿简单的饭菜这种平常的小事,在她身上变成了“奢望”。“妈妈,‘六一’儿童节你能回来一次吗,晚上她一个人睡觉现在不怕了,她就是想你。”听到儿子这样说,她心疼至极。“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庆幸的是,也同为技术人员的老公对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家人也给予了充分理解。她说,每个公路人的坚守,都是他们全家人在支撑;每个公路人的付出,都是他们一家人在奉献。

多年的辛勤努力,也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连续5年,被平凉公路管理局表彰为先进个人;先后被中共静宁县委、平凉公路管理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平凉市妇联表彰为“三八红旗手”,2017年被省公路局表彰为“十佳”桥梁工程师。面对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她深知“成绩属于过去,奋斗的脚步永远在路上”,她会把这些荣誉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在新的工作起点上,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勤勉地工作,将“执着”进行到底,在千里公路上绽放橘色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