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平凉公路发展中心统筹安全与发展,紧紧围绕养护作业抓班组夯基础的鲜明导向,通过健机制、压责任、防风险、除隐患、强教育、育文化、重演练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赋能公路养护生产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中心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齐抓共管,在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上靶向发力。中心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安委会“双主任”制,制定党委(支部)委员及其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细化领导干部年度安全工作任务清单,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落实。党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安全生产科每季度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研判和督导检查通报会,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基层主体责任,督促基层各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班前安全教育、班中提醒、班后总结等常态化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尽其责的责任链条。
多措并举,在公路安全水平提升上精准发力。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石,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弱项补短板,狠抓制度落实,省平凉公路发展中心紧盯养护作业区布设、班前安全教育、劳务人员管理等关键环节,逐步完善《省平凉公路发展中心安全管理办法》《省平凉公路发展中心劳务人员管理办法》《省平凉公路发展中心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双报备”制度,落实省中心现场管理“十条措施”和严把劳务用工“五道关口”工作要求,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高标准抓好安全工作,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高速公路养护所邀请市应急管理局专家指导,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4项管理制度办法,完善各类应急预案14项。
应急中心通过“四突出”(突出“学”字抓思想、突出“实”字抓贯彻、突出“查”字抓整改、突出“建”字抓运行)工作方法抓实抓细安全管理。
庄浪公路段配足配强机关专职安全管理员,有力保障安全工作需要。
灵台公路段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比例。
强化隐患排查,风险源头管控。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积极借鉴先进省份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好经验,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准确了解掌握公路养护安全防控重点,督促基层单位严格实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以“全省公路重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契机,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公路桥梁、隧道、边坡等重点部位进行定期隐患排查并集中治理。持续开展G312线、G244线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G22青兰高速卧龙隧道维修加固工程,泾川2#桥应急抢险加固工程,G22青兰高速K1522+457花所高架桥等4座桥梁预防性养护工程,G566线K124+375南湖桥等3座桥梁预防养护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治完成省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治理。
静宁公路段积极协同、配合地方有关部门,会商解决事故易发频发路段安全提升措施。
灵台公路段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采购了一批智能声光锥形桶、雷达测速仪等智能安全设施,有效提高了养护作业区的“技防”水平。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技能。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通过日常专题会议、主题党日等形式,穿插或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培训,并打破传统的“说教式”安全教育模式,建立“理论+实践”的安全警示教育室,构建“0123”行业安全文化,将安全生产理念、常识、意识、行为等传递给每一位干部职工,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推动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生产宣培进班站”,全面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泾川公路段职工通过安全教育室模拟沙盘更加直观地开展桌面推演,更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华亭公路段利用安全警示教育室,通过桌面演练沙盘,演示养护作业区布设过程、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制作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手册,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庄浪公路段建立安全文化活动室,设置作业区布设模拟沙盘、安全警示教育台,以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和模拟体验活动为载体,传播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
崆峒公路段制作安全生产明白卡,便于职工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强化监督检查,夯实基础工作。中心党委班子成员分片驻点包抓安全生产工作,突出关键节点、重要时段、敏感时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养护、安全实行联合日常巡查,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考评,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销号,形成以巡促改的长效机制。下发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40余份,发现隐患问题160条,全部整改完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互联网+”为抓手,坚持科技赋能,优化安全监管方式,探索建立了集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为一体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全面提升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全中心50处公路视频监控点位、12顶智能安全帽、5个移动布控球及17台视频巡查车实现辖养公路重点区域、重点路段、施工作业区可视、可管、可控、可传输的远程监管,通过远程集中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三违”行为,倒逼养护人员按照制度规范开展作业,逐步破解现场管控难题,规范公路养护生产。
真抓实干,在防灾减灾应急保障上多点发力。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形成专常兼备体制,坚持“桌面推演+实战演练”为导向,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贮备各类应急物资,
泾川公路段为机械设备配备“身份证”,通过二维码随时随地查验机械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进一步规范应急物资管理,对应急资源分层、分类、分模块统一存放,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以“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应急处置机制为契机,加强应急实战演练,消防安全应急逃生演练316人次/16场,公路桥梁突发应急演练68人次/3场。
崇信公路段组织开展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演练,进一步规范公路隧道突发应急处置流程,提升了隧道应急救援协作处置能力。
华亭公路段参加市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静宁公路段参加县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综合实战应急演练。
灵台公路段开展公路突发信息报送应急演练和养护作业区应急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中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重于泰山。“责任”是保障安全的牛鼻子,关键在“合力”,中心两级单位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攻坚重点,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真正以“五大体系”统领安全生产、形成长效机制、构筑坚固堤坝,为公路养护事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