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践行“双十条”服务  擘画公路发展新蓝图

来源:    作者:    日期:2025-02-27 09:16

   为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2025年服务高速公路十条措施》《2025年服务农村公路十条措施》(简称“双十条”)要求,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足“服务+监管”职能定位,以“一家人、一条路、一股劲、一盘棋”的奋进姿态,聚焦“双十条”措施落实,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服务举措,全力构建安全畅通、便民惠民的公路网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抓机制强保障,凝聚服务合力 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新期待,“双十条”立足公路行业职能,聚焦高速公路保畅“主动脉”与农村公路振兴“微循环”,构建起覆盖建管养运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双十条”既是对省委省政府“强交通”战略的精准落地,更是公路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经济腾飞的行动纲领。中心党委坚持高位推动,将“双十条”措施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农村公路、高速公路服务措施各10项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推动形成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政策执行“一盘棋”。
   抓高速公路保畅,提升路网品质平凉中心坚持以“服务高速公路十条措施”为行动指南,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围绕高速公路“畅洁舒美安”目标,深化“协同共治”模式,探索实施“1+3+N”高速公路服务模式,即依托1个省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办好3个养护技术培训班,开展N项精准服务。
 
 实训赋能增强本领。主动对接省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平凉分公司、定西分公司、甘肃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举办桥隧养护、巡查检查及技术状况评定、应急抢险三个实训班,提升经营管理单位养护人员业务技能。养护场站资源共享。开放静宁、华亭、泾川、四十里铺拌合料场及现有养护工区、应急保障点、应急设备等养护资源,建立共享机制,优化配置效率,在汛期防汛减灾、冬季除雪保畅等应急抢险工作中共享资源、共建合力,高效应对极端天气。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依托中心省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与经营管理单位共学共进、共同开展养护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提升公路养护科技创新能力,用“四新技术”赋能公路养护。联防联控保障安全。牵头开展“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遇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水毁泥石流、重大突发事件等造成高速公路通行受阻时,迅速调配应急队伍、设备、物资全力支援,共同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抓农村公路提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公路人用“服务农村十条措施”擘画振兴蓝图。平凉中心聚焦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链条服务,打出“帮扶+技术+创新”组合拳,打通城乡发展“最后一公里”。驻点帮扶解难题。选派14名技术骨干组建7支“公路轻骑兵”服务队,驻点7县(市、区)开展“一对一”帮扶,以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养护为主要抓手,分阶段、有层次进行驻点帮扶指导。项目管理严督导。选派农村公路督导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技术骨干跟进农村公路督导帮扶,全程指导项目设计、质量管控和标准化养护,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坚持细化措施,指导帮扶各县(市、区)从外业、内业上充分准备,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便民服务惠民生。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协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就近就地吸纳困难群众务工就业,实现“修好一条路、带富一方人”。开展国省干线服务区“司机之家”暖心服务活动,用好充电桩、胶囊仓、洗衣间等便民设施,提供休息、热水、淋浴等暖心服务。科技赋能促升级。组建“科技下乡小分队”,深入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开展黄土固化、冷再生、微表处、废旧材料利用等技术培训。指导各县(市、区)打造标准化养护示范路段,做好养护技能“传帮带”,以点带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抓长效促发展,构建服务新格局坚持以落实“双十条”服务为行动指南,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在保障路网畅通中践行使命,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督导机制,将“双十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树牢“大交通”理念,深化“五共”合作机制(信息共享、风险共防、隐患共治、应急共处、科技共创),针对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和高速公路“大动脉”不同特点,将“双十条”服务落实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度融合,创新“公路服务+”模式,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全力打造服务示范新样板。
   “落实‘双十条’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下一步,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以“双十条”落实为契机,努力把每条公路都打造成服务群众的连心路、助力发展的先行路、展现担当的示范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四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奋力书写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