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闻

平凉公路安全生产月活动纪实

来源:安全生产科    作者:杨许光    日期:2025-06-27 15:00

   为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统筹所属11个基层单位,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以“属地特色+专业联动”模式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将理论学习、警示教育、安全培训、文化培育、隐患排查、安全咨询日、应急演练等贯穿始终,着力构建“中心统筹、基层落实、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

中心统筹:织密安全管理责任网络
   中心牵头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建立“中心领导包片、业务科室包段、技术骨干驻站”的三级包抓机制。通过党委会、党支部会议、事务会专题研讨,以及集中宣讲、辅导报告、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活动期间,中心安全生产科联合业务科室组成督查检查组,按照“四不两直”和“双随机”工作要求,采取“线上视频抽查+线下现场检查”相结合方式,深入各养护工程、隧道机电维修、油路修补等作业现场开展“飞行检查”12次,全方位强化安全监督。重点督查了G312线、G566线灾害防治工程,以及G312线罗汉洞坡道段、S304线关山段等事故易发路段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基层特色:精准施策助力公路养护
   华亭段“五维联动”:立体宣教(横幅7条、LED屏、咨询日发资料200份/解答50次)+实战演练(消防灭火实操)+隐患排查(专项查改1处)+积分激励(首创“安全积分超市”挂钩绩效)+创意赋能(设计安全海报2幅),驱动“被动守规”变“主动护安”。崇信段“主题周递进”:“知识浸润周”(线上线下宣讲、知识竞赛)+“隐患排查周”(公路、隧道、办公区地毯式“扫雷”)+“应急淬炼周”(模拟逃生救援,炼就“应急达人”)+“警钟长鸣周”(事故案例强底线思维),周周重点突出。泾川段“口袋书指南”:编制覆盖12类养护场景的风险告知口袋书,明确危险源、布设标准及防范措施,随身指引提升作业安全针对性。崆峒段“全覆盖+盯重点”:全员排查宿办楼、食堂设施隐患,及时更换维修老旧设施;专班细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桥梁、易水毁路段,力保道路通行安全。高速养护所“智能预警”:在S203线试点应用防闯入报警交通锥,推动作业区安全防护从“被动警示”升级为“主动预警”。
协同实战:联勤联动提升应急效能
   中心党委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主责意识,全方位动员防汛工作。充分发挥“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优势,加强与气象、水利、公安交警、路政执法、收费运营、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属地乡镇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密切关注省、市、县灾害预警信息,做到应急响应关口前移;紧急情况下果断采取“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确保防范措施灾前到位、响应联动顺畅、“叫应”高效闭环。5月28日,中心成功举办2025年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处置流程,强化了“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协调配合能力、应急处置效率以及统一协调、调度、处置的一体化应急联动能力,夯实了应急保障和安全生产基础。
   截至6月底,中心及所属各单位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0场、应急演练9次,整改各类隐患236处。活动期间,印制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材料约600余份,在办公场所、料场、施工现场悬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宣传横幅标语26幅,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意识,为公路养护事业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