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平凉境内普降中雨,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闻“汛”而动,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前部署、周密组织,全力打好防汛保畅主动仗,确保辖区内公路安全畅通。
有“叫”必“应”,指令穿透直达。中心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构建“1+1+N”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体系及“三管三应三落实”的刚性要求,对标甘肃省交通运输厅2025年防汛工作方案及专项行动部署,严肃落实汛期“叫应”机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精准下达防汛指令,层层压实防汛责任,全员进入临战状态。各养护单位及时响应确认,加密巡查频次和应急值守,聚焦地质灾害易发频发路段,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提前储备防汛应急物资、布置应急力量,并向上反馈。通过“叫应—响应—反馈—追踪”的闭环管理,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关口前移,隐患治理零容忍。坚持把风险想在前、漏洞补在前、准备做在前。中心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隧道、高边坡、临水临崖路段以及排水系统展开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对发现的隐患点,建立详细台账,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措施和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特别是对往年易发生水毁、滑坡的路段进行重点盯防,提前采取加固、疏导等措施,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备足备齐,物资储备有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心科学测算防汛物资需求,全面清点、补充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目前,各类抢险机械(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已全面检修保养,随时待命;足量砂石料、编织袋、铁丝网、木桩、警示标志标牌等物资分类存放,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为高效处置突发险情奠定坚实物资基础。
动态监控,公路巡查全天候。加密日常巡查频次,尤其强化对重点路段、关键部位和雨前、雨中、雨后的巡查监测。充分利用沿线视频监控点、车载巡查设备等技术手段,结合人工徒步巡查,构建“人防+技防”立体监控网络,实现对公路运行状况的实时掌控。一旦发现路面积水、边坡落石、行道树倒伏等影响通行安全的险情,立即启动响应机制,高效处置,确保第一时间恢复道路安全畅通。
枕戈待旦,应急值守不断档。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应急抢险队伍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临战状态,确保接到指令能迅速集结、高效处置。中心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交警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及时共享信息,形成防汛救灾工作合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科学应对、有效处置。
汛期不止,备战不息。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始终绷紧防汛安全弦,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全力以赴筑牢公路防汛“堤坝”,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坚实的公路通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