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搭把手,咱俩一起把这个小铲板安到挖掘装载机的铲斗边上。”
“好的,我就来了。”
“五一”节后的泾川公路段机关后院里,两个身着橘色养护服的公路人正围着一台挖掘装载机忙忙碌碌,钳子、扳手轮番上阵,上演着一出机械“变形记”。
“郭叔,经过你这一改造,我开的‘两头忙’可就变成“三头忙”了!以后我可就是咱们段最‘忙’的仔了!”驾驶员小刘笑着说道。
“小刘,‘忙’不要紧,能解决咱们的公路养护实际问题才最要紧!现在咱提倡的是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再说了,你这是看着有点忙,但是工作干起来比以前更省劲了。”机械管理员老郭打趣道。
“嗯嗯,郭叔。那咱快点弄呗,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看看咱这‘发明’效果了!”
“行,一会儿安好了咱就去辖养的省道517线上‘试试水’!”
在挖掘装载机铲斗左侧安装铲板处理路肩反坡问题,是泾川公路段立足公路养护实际,结合现有机械设备性能,采取小修小革手段,经过持续探索尝试,有效解决公路养护难题的又一新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泾川公路段针对养护机械设备不足的问题,立足专业性、技术性职能定位,坚持实用适合、现代高效、节能低耗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单位人才优势,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加大机械设备改革创新力度,推出一批适合公路养护实际的“五小发明”成果,用“小维修”“小投资”解决“大问题”,发挥“大作用”,切实推动公路养护生产降本增效,以实际行动推动“三抓三促”行动开展。早在2020年6月,泾川公路段就针对机械设备在养护生产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通过小改小革升级等途径,为压路机等大型养护机械加装了安全防护栏,穿上了“安全服”,有效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其新闻稿《泾川公路段为养护车机穿上“安全服”》当月即被省交通运输厅网站采编刊发。
“郭叔,这用机械干活就是不一样,比咱平时‘吭哧吭哧’用人铲的平整多了。现在讲究机械化养护,果然不是凭力气干活的年月了”!
“那可不,这要搁以前,我们一个人一天时间才铲100米路肩,铲的还不平整,是既费人又费力还费时,效果还不好。现在有了这个铲整‘神器’,一天时间可以单向整修4公里路肩;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养护人员从作业主力变成了辅助力量,机械铲完之后,咱只需要一修一扫,路肩就可以变得既平整又干净。相比以前,效率是大幅度提高,质量还高。”
“郭叔,咱这算不算抓效能促发展?”。
“那肯定是啊。小刘,我听说今年段上在‘五小发明’方面开设了专项课题,鼓励职工进行有益探索,解决养护难题;你们这些年轻人脑子活,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说不定还能评个‘优秀科技工作者’啥的。”
“真的吗,郭叔?那咱再研究研究别的新‘神器’!”小刘兴冲冲地说道。
于是,这对‘爷俩儿’又开始踏上了新的“发明创造”之旅......